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过早地展现过于强势的姿态有时会适得其反,这一点,宫鲁鸣指导深有体会。日本女篮在小组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尽管上半场领先了澳大利亚8分,但最终还是惨遭对手逆转。这场比赛的结果,对于中国女篮的主教练宫鲁鸣来说,无疑是一个警钟。他希望在与中国队的比赛中,日本队能拿出与澳大利亚上半场相匹配的干劲,而不是像下半场那样显得无能。
然而,在亚洲杯半决赛中,中国女篮遭遇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与日本女篮的较量中,上半场结束时中国队仅以微弱的两分领先对手。但遗憾的是,进入下半场后,中国女篮的表现每况愈下,最终被日本队完成逆转,以9分的分差败北。这场比赛不仅暴露了中国女篮的多个问题,更凸显了其迫切需要改进的三个关键点。
首先,控球问题是中国女篮的一大短板。尽管在体型上拥有绝对的内线优势,张子宇的身高和体重在内线几乎无人能敌,但中国队的后卫线却无法将球稳定地传至内线。除了王思雨之外,其他队员在控球和传球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这导致内外线脱节,无法充分发挥场上的身高优势。在比赛中,甚至出现了张子宇在场上奔波,而后卫却选择打快攻的场面,这样的场景多次出现,令人扼腕。
其次,锋线进攻能力的不足也是中国女篮面临的问题之一。从多场比赛中可以看出,中国队的得分主要依赖于内线和后卫线的个别球员。而锋线实力明显下滑,如张茹和黄思静等球员在关键时刻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不仅影响了球队的进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篮板球的争抢。在内线球员因身材高大而无法弯腰抢篮板时,锋线球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中国队在这一方面仍有待加强。
最关键的是三分球的命中率问题。本场比赛中国女篮的三分球出手次数和命中率均远低于日本队。全队缺乏持球强投的球员,甚至连空位三分的把握度都不高。而日本队在这方面则表现出色,不仅出手次数多,而且命中率高。这充分暴露了两队球员在技术和战术上的差距,尤其是在后卫和锋线位置上。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李梦的缺席是否真的合适?虽然李梦可能存在下滑和张扬的问题,但她的个人能力和比赛态度不容置疑。她是中国队少数具备自主进攻能力和传球能力的锋线球员之一。如果她能上场与日本交锋,或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一话题值得深思和探讨。
总之,中国女篮在面对日本等强队时仍需不断调整和改进。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