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报道**
北京时间昨天,世俱杯次轮第三比赛日的较量中,两支来自东亚的球队遭遇了令人扼腕的逆转。浦和红钻队在先拔头筹的情况下,最终以1比2不敌国际米兰队;蔚山现代队亦以2比4失利给弗鲁米嫩塞队。两队的不幸结局导致他们双双提前一轮告别了这场世俱杯的比赛。
虽然亚洲球队在高手如云的世俱杯赛事中常常扮演着“配角”的角色,但近期东亚俱乐部在世界足坛的地位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值得我们深思。本届世俱杯,四个亚洲参赛席位均来自过去几届亚冠联赛的冠军球队,蔚山现代队曾是2020赛季的冠军,而浦和红钻队则是2022赛季的亚冠得主。然而,从球队身价来看,他们的实力并不算强劲。蔚山现代队在所有参赛队伍中排名倒数第二,浦和红钻队也仅仅排在倒数第四,这两支队伍显然属于底层的球队。
过去的十年里,东亚俱乐部共六次参与旧版世俱杯及重启后的洲际杯赛事。然而,作为亚冠冠军,仅有广州恒大队、鹿岛鹿角队以及浦和红钻队成功闯过了首轮关,其中赢得的对手多是墨超队伍。而回顾东亚球队上一次在世俱杯赛场上战胜南美俱乐部还是2016年的事情。当时,以东道主身份参赛的鹿岛鹿角队在半决赛中战胜了哥伦比亚的国民竞技队,虽然最终未能击败皇马,但已然是东亚俱乐部在世俱杯的最佳表现。
纵观世俱杯的历史,东亚队伍似乎从未在巴甲和阿甲俱乐部面前取得过胜利,更不用说对抗实力更胜一筹的欧洲球队了。与此同时,随着日韩两国旅欧球员数量的持续增长,他们的国内俱乐部与欧美俱乐部的竞争力差距正逐步拉大。然而,比起这纸面上的实力差距,东亚球队在亚冠赛场上的表现日渐低迷才是更为严峻的问题。这一情况在上赛季亚冠精英赛中已初现端倪。新赛制下,东西球队的对决提前在1/4决赛打响,然而东亚仅有川崎前锋队挤进了四强。
照目前的趋势看,西亚“土豪”俱乐部的投入不断加大,下届世俱杯时,东亚俱乐部可能将面临的不是如何与世界强队抗衡的问题,而是如何避免零出场的尴尬局面。这无疑给东亚足球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并寻找解决之道。
以上信息来源于今晚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