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一个特别的教育协作活动在北京热烈展开,这就是京藏疆青蒙“融铸式”教育协作系列活动中的中学生足球赛。
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的开营仪式上,来自五地的中学生足球队齐聚一堂。他们将在接下来的十天里共同生活、训练和比赛。这不仅是一次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盛大庆典。他们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玉树海东分校的才文多杰同学满怀激动和期待地参加了这次活动。他表示,在从青海玉树来到北京的旅途中,他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他领略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底蕴,也认识了许多历史文物和瑰宝。
王浩凯同学则有着更为远大的志向。他学习足球已有四年时间,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他表示,除了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球技外,他还非常期待与各地的小伙伴们进行文化交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交流中生根发芽。
作为本次赛事的承办方和东道主,首都体育学院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副校长丁传伟表示,“融铸”二字是本届足球赛的灵魂所在,它承载的不仅是技艺的切磋,更是通过小足球推动大融合的教育协作范式。他希望队员们能够在竞技比赛中增进友谊,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海淀区教委也为球队队员们提供了周到的后勤服务。区教委副主任赵霞邀请五地足球队员在比赛之余参观海淀区的“三山五园”,了解区域丰厚的历史文化。
在授旗仪式上,四支寓意深刻的队伍表达了他们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将在旗帜的引领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谊。五地中学生既是本次活动的主角,也是“融铸式”教育协作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本次比赛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地域界限,五地学生根据赛场上的职责混合编队。这一举措得到了北京市教委支援合作处处长的肯定,他希望学生们在并肩战斗中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中凝聚民族的情感。
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们都带着自己的梦想和期望参加这次比赛。成林朋措同学希望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西藏达孜中学的体育教师扎西江村则表示,此行的最大目的是让孩子们相互取长补短,参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阿力木江·阿布都力米提作为“传承队”的领队教练,他在开营仪式后就召集球队队员进行了一场互动交流。他认为充分的沟通是赛场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根据赛程安排,四支混合编组的足球队将采取单循环赛的方式进行比赛。此外,五地学生还将各自组队再进行比赛。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五地的融合,又能把不同球队的地域特色和技战术体现出来。
这个“融铸式”的教育协作活动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盛大庆典。“小石榴”们齐聚北京,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春乐章。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精彩纷呈的比赛,共同见证五地学生紧紧抱在一起的美好时刻。
现代教育报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指定邮箱,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感谢凌月云的文字报道,苏珊的编辑工作,杨旭的校对以及张秋颖、冉阳、李继君的审核与终审工作。让我们共同关注教育动态,为更多优秀的教育活动点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