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篮亚洲杯即将拉开大幕前,中国篮协公布了一张严令,因一场群殴事件,28人受到处罚,其中4人更是被处以长达3年的禁赛。这样的惨重代价和长期禁赛意味着什么呢?
事件发生在7月30日,2025年全国(U21)青年篮球锦标赛第一阶段河南济源赛区的一场比赛中。辽宁沈阳三生飞豹队与山东山高队在第三节出现了大规模的群殴事件。斗殴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中国篮协纪律与道德委员会迅速做出了处罚决定。
根据处罚通告,辽宁沈阳三生飞豹与山东山高U21男篮被取消比赛资格及成绩,涉及球员、教练及领队共28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其中,黄秋实、张峻豪等4名“首先动手”的球员被禁赛三年,时间从2025年8月1日至2028年7月31日。其他参与斗殴的球员及教练领队也有相应处罚。
这样的斗殴事件在中国篮坛并非首次,但禁赛三年的处罚力度可谓空前。不少球迷开始为年轻人叫屈,指责篮协过度处罚。然而,篮协的处罚是有理有据的。首先,篮协的处罚依据是《中国篮球协会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第二十七条,对涉事主体实施分级追责。这个规定并非新鲜出炉,而是在7年前就已执行。
催生这一严规的重磅斗殴事件发生在前一年,河南赊店老酒与广西威壮的一场NBL联赛中。当时篮协对挑起事端的广西威壮队员刘嘉炜处以3年禁赛的严厉处罚。这样的处罚让河南队失去了一次夺冠的机会,也影响了河南南阳赛区的赛事承办权。因此,当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时,篮协采取了同样的顶格处罚。
U21联赛是中国青年篮球赛事的最高级别比赛。作为篮协管辖下的最重要青年赛事,大规模斗殴事件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在规则之内的顶格处罚也就谈不上什么破格破例了。
对于被禁赛的球员来说,三年空窗期意味着什么?他们可能因此错过最佳涨球的时机,可能面临职业生涯的重大考验。然而,这也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只要他们有浴火重生之勇气,何愁没有机会重新登上职业赛场?
总之,球场上的冲突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当冲动过后,冷静下来思考未来才是最重要的。真金不怕火炼,浴火方能重生。希望这些年轻球员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未来在篮球场上拿球说话,展现真正的实力和勇气。